VX神经毒剂

无色无味油状液体的神经性毒剂
VX神经毒剂(英文名:VX nerve agent)是一种有机磷酸酯神经性毒剂,学名为O-乙基-S-(2-二异丙氨基乙基)甲基硫代膦酸酯(IUPAC:S-{2-[Di(propan-2-yl)amino]ethyl} O-ethyl methylphosphonothioate),化学式为C11H26NO2PS,摩尔质量为267.37g/mol[1][2]VX神经毒剂是1950年英国帝国化学工业植物防护实验室的化学工作者在研究有机磷酸酯杀虫剂时发现,由于其高毒性无法作为杀虫剂安全使用,随后被开发成为化学战剂并武器化,美国前苏联军队都曾大量储备VX战剂和化学武器。[2]
VX神经毒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油状液体,接触到氧气,会变成气体。工业品呈微黄、黄或棕色,VX神经毒剂贮存时会分解出有臭味的硫醇,有助于判断VX的存在。[3][4][2]VX属于高毒类毒物,是一种微量即可致死的毒剂,可以通过空气或水源传播,几乎无法察觉。人体皮肤与之接触或吸入就会导致中毒,所以被各国应用于军事领域。[3]人接触VX神经毒剂后在数十分钟会出现的症状,包括针尖样瞳孔、流涎、多汗、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和惊厥,严重中毒常因呼吸抑制死亡。[2][6]
1952年英国化学工业公司植物保护实验室的拉纳吉特·戈施的博士发现了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具有极大的毒性。它不仅能杀死害虫,还可能置人于死地。后来美国埃奇伍德学院的化学家对这种物质进行了改造,合成了一系列类似的化合物,并称之为“V类毒剂”。1958年,美军根据合成的V类系列毒剂,又对V类毒剂进行了筛选,选中了其中一种毒性极强又很适合战斗使用的毒剂作为装备毒剂,这种毒剂就是“VX”。[3]1997年4月29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生效,VX神经毒剂在其禁用范围之内,包括朝鲜在内的少数国家未签署该公约。[7][8][3][6]

发现历史

1952年,英国化学工业公司植物保护实验室的化学家试图研制一种新的杀虫剂。该公司有个名叫拉纳吉特·戈施的化学博士发现了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具有极大的毒性。它不仅能杀死害虫,还可能置人于死地。但英国并没有首先使用该类毒剂作为化学武器。戈施博士把一份样品及其化学分子式一并寄给了波顿研究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