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房炎

奶牛乳腺的一种炎症疾病
奶牛乳房炎又称乳[yōng]奶疮[1]是奶牛乳腺受到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等作用所发生的乳腺组织炎症,以奶牛泌乳性能下降、牛乳理化性质改变和体细胞数(SCC)增多等为特征,是世界范围比较常见的、造成经济损失比较大的奶牛疾病之一。[2]
奶牛乳房炎通常分为三类:临床型、隐性型和慢性型,根据炎症情况分为浆液性乳房炎、纤维素性卡他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出血性乳房炎、坏[]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3]
奶牛乳房炎的诊断主要有2种方法,一种是根据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症状、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点等多种基础信息进行初步诊断,另一种方法为实验室诊断,其中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为病原菌的分离鉴定。[1]
奶牛乳房炎的症状主要有以下表现:乳房肿胀、乳汁异常、乳房溃疡、发热、乳房疼痛、产奶量减少、免疫力下降。[4]
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原因主要包括:细菌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革兰氏阴性菌等;病毒感染,包括痘病病毒、乳病病毒等;真菌感染,包括念珠菌曲霉菌等;机械损伤,包括乳头裂伤、乳房挤压过度等;环境因素,如过度拥挤、不良的饲养环境、不卫生的饮水和饲料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