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县
灌阳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下辖县,[3]位于广西东北部,东靠都庞岭,西依海洋山,北连全州县,南接恭城县,西与兴安县灵川县毗邻,东与湖南道县、江永县交界。灌阳县距首府南宁市588千米,距桂林市159千米[4][b],总面积1837平方千米,辖6镇3乡,138个村4个社区,总人口29.7万人。[1][a]
灌阳县属山地丘陵地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素有“八山一耕地,半水半村庄”之说。[1]该县生态优良,物产资源富饶,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灌阳历史悠久,公元前168年,建县,称观阳县;617年,改称灌阳县;624年,县废,并入湘源县,隶属江南西道永州;675年,复置为县,仍隶属江南西道永州;939年,县废,并入清湘县,先隶属永州,后隶属全州;964年,复置为县,隶属荆湖南路全州;1395年,改隶广西布政使司桂林府;民国二年,废府设道,隶属广西省桂林道(后改称漓江道);民国十五年后,废道设行政区,隶属广西省第八行政区;1949年12月12日,成立县人民政府,隶属广西省[c]桂林专区;1970年,桂林专区改称桂林地区;1999年10月,桂林地市合并,统称桂林市,灌阳隶属桂林市至今。[5][6]
灌阳县以特色水果为主导产业,通过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和田园综合体建设,形成了“春季赏花、夏秋采果、冬天看雪、四季徒步”的休闲观光旅游农业。截至2023年5月,该县创建自治区四星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1个、县级示范区2个、乡级示范园5个、村级示范点65个,以及1个四星级田园综合体“红色记忆·梨李飘香”。[7]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6.72亿元,同比增长2.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8]
灌阳县历代名人较多,台湾巡抚、桂剧创办人之一的唐景崧是灌阳代表之一。[9]其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千家洞原始森林景区、唐景崧故居、灌阳神宫等。[10][11]灌阳县素有“雪梨之乡”“黑李之乡”“大红薯之乡”“中国南方红豆杉之乡”“广西超级稻高产第一县”的美誉,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国家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示范县等国字招牌。[9]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