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慥(公元1009-1077年),字汝实,号朴庵,是北宋时期[1]的福建龙溪青礁人,即现今的厦门市[2]居民。他在漳郡西湖的白莲书院接受教育,并与蔡襄[3]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经常互相交流诗作。宋仁宗庆历年间,蔡襄担任郡守期间,推荐颜慥成为漳州路的教授。当蔡襄提出新的政治举措时,颜慥总是全力支持。后来,蔡襄前往京城担任端明殿学士[4],颜慥则带着家人搬到了龙溪青礁,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并自称八十遁翁。他是青礁颜氏家族的创始人。 人物经历
颜慥与蔡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在诗歌创作上频繁互动。在宋仁宗庆历年间[5],蔡襄作为郡守向朝廷推荐了颜慥,使他成为了漳州路的教授。在此期间,颜慥积极参与并支持蔡襄推行的新政。随着蔡襄被任命为端明殿学士,颜慥决定离开官场,回到家乡龙溪青礁,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在那里,他自称为八十遁翁,并致力于传播儒家[6]思想,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 教育贡献
颜慥在青礁定居后,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创办学校,讲授儒家经典,吸引了周边地区众多学生前来学习。他的努力不仅促进了当地的文化发展,也改善了社会风气。这一事迹被记录在历代漳州府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