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姓

起源于周封项国的姓氏
项姓是源自中国的姓氏,源流单一,出自西周分封的周王族诸侯国项国。项城周朝初年时是项子国,后成为项国,又名项子国。鲁国鲁僖公十七年夏灭掉项子国,自此项子国国名被取消,仅存项地名。项国国君的后代以项为姓,成为项氏家族。东周战国时期,楚国灭掉鲁国,项地改属于楚国。楚襄王时期,楚国都城由郢迁至陈,项地成为楚国的陪都。项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25位。[1]

历史发展

起源

唐代谱牒姓氏专家林宝著《元和姓纂》,其记载:“左传》云灭项,《公羊传》曰为齐桓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项橐八岁服孔子,燕下相人,为楚将,子梁,梁兄子籍,号‘西楚霸王’,项他项伯项襄并籍之族也,汉初并封侯赐姓刘氏。”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由陈彭年丘雍等奉旨在前代韵书的基础上编修而成的《大宋重修广韵》,又称《广韵》,其记载:“项,姓。本姬姓。《公羊》曰‘为齐桓公所灭’,子孙因以为氏,项燕为楚将,生梁。梁兄子籍,号‘霸王’宋高宗绍兴三十一(1161)年郑樵所著的《郑通志·氏族略》记载:或言姬姓之国,故城在今陈州项城县东北一里。为齐所灭,子孙以国为氏。项橐八岁,孔子师之。又汉赐姓刘氏,周赐辛氏,望出辽西南宋王应麟撰《姓氏急就篇》记载:项氏,姬姓国,为齐桓公所灭,子孙以以国为姓。项橐七岁为孔子师、楚有项燕,世为楚将,封于项,生梁,梁兄子籍、汉有项曼卿、吴项峻、唐有项斯、宋有项世安
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