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璟(1338-1402年),生于庐州合肥,祖籍广陵六合,明初开国名将。[1]父杨政广陵六合人,汉中卫左所百户,景泰元年因孙杨洪贵赠昌平侯。祖父杨顺元末隐士,景泰元年因曾孙杨洪贵赠昌平侯。元末杨璟随父同郭子兴起义,后归顺朱元璋。以管随太祖万军下集庆,后攻下常州,任亲军副都指挥使。后到婺州等地,升任湖广行省参政,镇守江陵。后进攻湖南,升任行省平章政事。帅周德兴、张彬等将取广西。洪武元年进攻永州、 靖江,平定广西;洪武元年七月廿[niàn]十八日随驾亲征,闰七月初九至汴梁,十一日陈兵山东临清,二十三日攻陷直沽,二十 五日攻陷河西务。八月二日攻陷大都。洪武二年汤和、徐达攻入山西后留守南阳。洪武三年封营阳侯。洪武六年镇守北平,后练兵辽东。洪武十三年屯田北平。洪武十五年诈死,追封芮国公,谥武信。八年后复出,随燕王朱棣靖难南征,战殁于灵璧,追封为璟国公,复谥号武信。景泰元年追封杨王。 人物介绍
本儒家子。以管军万户从太祖下集庆,进总管。下常州,进亲军副都指挥使。从下婺州,迁枢密院判官。再从伐汉,以功擢[zhuó]湖广行省参政,移镇江陵。进攻湖南蛮寇,驻师三江口。复以招讨功迁行省平章政事。帅左丞周德兴、参政张彬将武昌诸卫军,取广西。 洪武元年春进攻永州。守将邓祖胜迎战败,敛兵固守。璟进围之。元兵来援,驻东乡,倚湘水列七营,军势甚盛。璟击败之,俘获千余人。全州守将平章阿思兰及周文贵再以兵来援,辄遣德兴击败之。遣千户王廷取宝庆,德兴、彬取全州,略定道州、蓝山、桂阳、武冈诸州县。而永州久不下,令裨将分营诸门,筑垒困之,造浮桥西江上,急攻之。祖胜力尽,仰药死。百户夏升约降。璟兵逾城入,参政张子贤巷战,军溃被执,遂克永州。而征南将军廖永忠、参政朱亮祖亦自广东取梧州,定浔、贵、郁林。亮祖以兵来会。进攻靖江不下,璟谓诸将曰:“彼所恃西濠水耳。决其堤岸,破之必矣。”乃遣指挥丘广攻叚口关,杀守堤兵,尽决濠水,筑土堤五道,傅于城。城中犹固守。急攻二月,克之,执平章也儿吉尼。 先是张彬攻南关,为守城者所诟,怒欲屠其民。璟甫入,立下令禁止之,民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