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守愚

杨守愚
杨守愚(1905年3月9日—1959年4月8日),原名杨松茂,中国台湾新文学作家,笔名众多,包括守愚、村老、洋、翔、Y生、静香轩主人等。出生于彰化,其父为清朝秀才,杨守愚自幼受到传统汉学教育的影响,并接受了日本殖民时期的新式教育。他在文学创作上展现了多样性,作品在当时的台湾文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人物生平

杨守愚的父亲是前清秀才,他从小在家学中受到汉学教育的熏陶。1920年,他毕业于彰化第一公学校,之后曾在书塾中教授汉文。杨守愚参与了彰化的汉诗社团活动,并与赖和陈虚谷等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赖和担任《台湾新民报》学艺栏编辑期间,杨守愚曾协助其进行稿件的修改和定稿工作。他的文学创作包括短篇小说和新诗,作品多在《台湾民报》《台湾新民报》等刊物上发表。
1930年代,杨守愚加入了“台湾文艺联盟”,并在《台湾文化》杂志上担任撰稿人。在日本殖民政府禁止汉文教学的背景下,他依然坚持讲授中文,因此受到了驱逐。二战后,杨守愚通过了中学教师资格检定,并在彰化工业职业学校担任中文教师。1959年4月8日,杨守愚逝世,享年55岁。

作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