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

刘慈欣著《三体》中宇宙探测器
水滴是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II·黑暗森林》中提到的由三体文明使用相互作用力(SIM)材料所制成的宇宙探测器,因为其外形与水滴相似,所以被人类称之为水滴。它拥有一个对电磁波反射率为100%,且绝对光滑,强度高达太阳系中最坚硬的材料的百倍以上的坚硬外壳。在飞行时,水滴甚至可以毫不减速地做出违反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锐角转向。在末日之战中,仅一个水滴就摧毁了人类大部分的太空武装力量(共计2013艘恒星级战舰,有两艘恒星级战舰“青铜时代”号与“量子”号因接受了丁仪的提议提前进入深海模式从而在水滴开始攻击时就加速至前进四逃离)。

结构

在水滴被蓝色空间号飞船通过四维空间摧毁了强互作用力发生器后,呈现出锈迹斑斑的铜色。由此可以断定,水滴的大体结构便是由外层大量的处于强相互作用力场下的单层紧密类金属原子核,包裹着内部的人工智能计算机、强互作用力发生器和某种不为人知的强大发动机。在水滴被摧毁后的水滴“残骸”应该为类金属合金的化合物。
水滴[刘慈欣著《三体》中宇宙探测器]
水滴在发动机开机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且强互作用力材料因为不存在分子运动所以是完全隔热的(在它未被摧毁前表面一直保持绝对零度)。由此可以看出,水滴的发动机很有可能安装在强互作用力外壳外。由于水滴在加速时撞穿的恒星级战舰只是被先被击中后被高温熔化引爆而并不是被空间扭曲并被水滴穿过后融化引爆,所以可以判断水滴的发动机仍然是极为原始的反冲发动机而不是三体第二舰队所使用的曲率发动机。水滴的反冲发动机可以使水滴获得极大的加速度。而且水滴可以进行折线的尖锐转弯,而不是转出一个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