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留王国

司马氏为安置曹魏末代君主而建的特殊诸侯国
陈留王国(265年—479年),是司马氏政权为安置曹魏末代君主而建立的一个特殊的政治实体,属于逊位诸侯国。[8][9][5]
陈留王国,公元266年冬十二月丙寅,魏帝曹奂禅位于晋王司马炎,司马炎封曹奂为陈留王,邑万户,即宫于邺。又授予陈留王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曹魏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如魏旧,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待遇。317年,西晋灭亡,陈留王国百姓随晋王朝衣冠南渡。南北朝时期,受封的陈留王多达15个,由于战乱频繁和权力更迭,受封王爷从曹奂之后到前赵宗室,从前燕太原王之子到北魏宗室,还包括鲜卑族北齐宗室等。[9]一直到南朝齐的公元479年,陈留王国才被废除。 [8]

历史演变

曹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五月,魏帝曹奂以特殊礼遇加封晋王司马昭,进晋王妃为王后,世子司马炎为太子。同年八月,晋王司马昭去世。次日,晋太子司马炎继承王位,统领百官。[1][7][6]同年十二月,曹奂正式禅位于司马炎,曹魏灭亡。此后,曹奂被迁置于金[yōng]城,封为陈留王,后又改驻邺城(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保留皇家仪仗。[6][1][7]西晋太安元年(公元302年),曹奂在邺城去世,终年五十六岁,谥号元皇帝。[1][2]
311年,匈奴攻克洛阳,酿成“永嘉之乱”,士族南渡。317年,琅琊王司马睿也跑到了江南,在士族的支持下,在江东继位,建立东晋。史称:晋元帝。司马家族不绝,“陈留王”也跟着转移到了江南。[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