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新觉罗·熙洽-抖音百科
爱新觉罗·熙洽(1884年10月18日—1952年10月29日),姓爱新觉罗,号格民、葛民,满族,出生于奉天省沈阳县第二区高八十寨(今沈阳市东陵区高八十寨村),伪满洲国要员,清宗室。[3][2][1][6][4][5][a] 爱新觉罗·熙洽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弟弟穆尔哈齐的后裔,少时在盛京皇室学校“维城学堂”读书,后又留学日本。[7]1911年,爱新觉罗·熙洽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8期骑兵科。毕业后相继到奉天维城学堂和保定军官学校执教。1914年,他在黑龙江省都督朱庆澜署内任参议,1916年随朱庆澜南下。1918年,他回到东北,应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之请任东三省巡阅使署参谋处长。[5][1]1919年初,张作霖在沈阳开办东北讲武堂,聘爱新觉罗·熙洽为第一任教务(教育)长。[4]1922年,他任东三省保安司令部军事处长。[5]1924年6月,爱新觉罗·熙洽随吉林督军张作相赴吉林,任吉林军务督办公署参谋长。1928年,张学良主政,东北易帜。张作相任东北边防军驻吉林副司令长官兼吉林省主席,熙洽则任吉林副 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兼吉林陆军训练处总监及省政府委员。[5]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爱新觉罗·熙洽欲依靠日本势力复辟清朝。1932年伪满洲国建国之后,他出任伪满洲国财政部总长兼伪吉林省省长。1934年3月,伪满实施帝制,爱新觉罗·熙洽由伪财政部长改任伪财政部大臣;同年12月,爱新觉罗·熙洽被免去伪吉林省长职务。1935年5月,熙洽被免去伪财政部大臣,改任闲职伪皇宫内府大臣,不再过问政事军务。1937年,爱新觉罗·熙洽与宝熙上书溥仪,请求重修爱新觉罗宗谱,后编修宗谱8册。1945年,爱新觉罗·熙洽被苏联红军逮捕押送苏联监狱。1950年,他被引渡回国。1952年10月29日,他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故。[4][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与家族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