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玮

北宋御史大夫
曹玮(973-1030),字宝臣,是北宋时期的一员名将。[1]祖籍北宋真定府赵州宁晋县延白村。曹彬之第三子,以荫补官。[2]
曹玮出身将门,通晓《春秋三传》。少年时随父任职,积累实战经验。宋真宗时,任渭州知州,治军严明,赏罚分明,招降外族,巩固边防。曾建议攻灭李继迁未果,但亲自率军带回河西大族归降,使李德明收敛。后与秦翰合力击败章埋族,灭拨臧于平凉大中祥符九年,在三都谷大败吐蕃李立遵部。后因宰相丁谓陷害被贬莱州。晚年历任多州知州,终至彰武节度使,封武威郡公。
天圣六年(1028),曹玮任彰武军节度使,天圣八年(1030)正月逝于任上,享年58岁。仁宗罢朝两日致祭,赠侍中,谥武穆公。宗嘉祐八年(1063),朝廷下诏曹玮配享仁宗庙。[2]宝庆二年(1226年),其画像被绘制在昭勋崇德阁,成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人物生平

少年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