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1776年-1849年),满洲镶黄旗人,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的第二位皇后,礼部尚书钮祜禄·恭阿拉之女。[1][2]
孝和睿皇后曾入侍仁宗藩邸为侧福晋,生下第七女,夭折;还生下第三子绵恺、第四子绵忻。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仁宗继位,她被册封为贵妃。第二年(1797年)四月,孝淑睿皇后卒。五月,太上皇弘历[b]敕谕让钮祜禄氏[c]继位中宫,先封为皇贵妃,因太上皇病逝,等孝期过后才行册礼封为皇后。六年(1801年)四月,钮祜禄氏被立为后。二十五年(1820年)八月,仁宗卒于热河,宣宗继位,尊其为皇太后,居住在寿康宫,上徽号恭慈皇太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 )十二月,孝和睿皇后逝世,享年74岁。[1][2]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宣宗(道光帝)去世。文宗(咸丰帝)为孝和睿皇后追加谥号,并将其神位供奉于太庙。咸丰三年(1853年),孝和睿皇后葬于清西陵昌陵之西,称为昌西陵。咸丰、同治朝累次为孝和睿皇后追加谥号,最终的谥号为孝和恭慈康豫安成钦顺仁正应天熙圣睿皇后。[1] 人物生平
乾隆四十一年十月初十日,孝和睿皇后出生。孝和睿皇后出身索和济巴颜系钮枯禄氏,与太宗元妃、孝昭仁皇后、圣祖温僖贵妃、高宗顺妃、高宗诚嫔、仁宗恭顺皇贵妃等均属同一个大系内的弘毅公家族的一员。弘毅公家族内部分为十六房,根据房份不同,后裔的门第也有所不同,其中第十六房门第最高孝昭仁皇后、圣祖温僖贵妃、高宗顺妃、高宗诚嫔、孝穆成皇后均出自这房,孝和睿皇后则出自第六房。在八旗选秀中,她被高宗指与皇十五子仁宗为侧福晋而入宫。乾隆五十八年六月二十六日,孝和睿皇后生下第七女,后该女夭折。乾隆六十年六月二十二日,生下第三子和硕惇恪亲王绵恺。[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