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琬墓

三国时代蜀汉重臣蒋琬之墓
蒋琬墓位于四川绵阳市城西北面五华里处西山之巅,为三国时代蜀汉重臣蒋琬[a]的墓。[3]延熙九年(246年),蒋琬病卒而葬于此。[4]
由于历史上长期战乱,蒋琬墓遭到了严重破坏。[5]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绵州知州李象丙、州绅熊文华在原址上重建,并在墓前立“汉大司马蒋恭侯墓”石碑,高2.45米。光绪十六年(1890年),龙安府知府蒋德均,声称系蒋琬后裔,对墓进行修[],并在墓后立“蒋恭侯墓”石碑一通。墓呈八角形,坐西向东,高4.65米,周长31.58米,由座、身、檐和顶四部分组成。顶部呈覆斗状,远望颇似将军头盔。1967年,在墓道两侧的石翁仲和石马、石麒麟遭遇损毁。[4]
1981年,蒋琬墓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7]后蒋琬墓得到全面维修,供人们参观游览。此次维修复原了神道石人、石马,增植了林木,修筑了围墙和大门。[4]

建设背景

蜀汉大司马蒋琬于延熙九年(246年)病卒而葬于涪城。该墓曾一度荒废。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绵州知州李象[bǐng]与州绅熊丽堂,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蒋琬裔孙龙安知府蒋德钧先后作了修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