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县

中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辖县
1
4
克山县(英文:KeshanCounty[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下辖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市东北[4],东接克东县,南邻拜泉县,西连依安县,北隔讷谟尔河与讷河市相望,东北同五大连池市毗邻。截至2025年2月,全县幅员面积3186.1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5万。辖7个镇、8个乡及克山农场社区,县政府驻地为克山县克山镇政府一号院[2][20]
克山县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倾斜,最高点381.7米,最低点198.7米,总体地貌分为山前倾斜平原区、堆积地形、火山地形、微地貌[21],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寒暑变化明显[3]。境内有讷谟尔河、乌裕尔河、润津河、鳌[áo]龙沟和泰西河5条河流[22]。在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克山县境内已经有了人类的活动,春秋战国时,克山地属燕国辖地,燕被秦灭后归秦,隋朝属室韦部辖地,清隶属黑龙江行省讷河直隶厅,1934年划归黑龙江省,1984年12月15日,撤销嫩江地区,克山县划归为齐齐哈尔市辖县[16][23]
克山县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24],形成薯、豆、麻、米、水五大传统产业链发展体系,2022年,克山县被确定为全国大豆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县和全省大豆大垄密植示范县,粮食总产量16.3亿斤,建设高标准农田8万亩[25][26]。克山县处于齐齐哈尔、五大连池一小时经济圈”构架中心[27],境内有齐北铁路[28]和北富高速公路[28],截至2023年末,克山县境内铁路营运里程51千米。境内还有克山站古城站[17][18]。2020年,克山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在齐齐哈尔市位列第5名[29]。2024年,克山县地区生产总值为73.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10]
克山县被称为“北国粮仓”“大豆之乡”,同时也是抗战老区,境内有全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之一的毛岸青纪念馆[30]。此外,克山县境内有永安寺等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抬杆舞和土豆片烹饪[rèn]技艺[32][33],还有地方戏剧“克山戏”[34]。此外,克山县是中国马铃薯种薯之乡和中国高蛋白大豆之乡,拥有彩色马铃薯片、薯条、薯丁、薯角等系列休闲食品以及彩色马铃薯粉、薯泥、薯汁饮品等[35][36]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