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共和国

位于克里米亚半岛的自治共和国
克里米亚共和国(俄语:Республика Крым,乌克兰语:Республіка Крим),是黑海北岸的一个半岛国家,位于乌克兰赫尔松州和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以西,东部为刻赤半岛,与刻赤海峡相望,总面积2.6万平方千米。克里米亚共和国几乎包含整个克里米亚半岛,行政上与位于半岛西南方的塞瓦斯托波尔直辖市分离,首都为辛菲罗波尔。截至2023年,人口数量为191.5万,根据2021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克里米亚总人口中俄罗斯人占比最高,达到76.4%,鞑[]人占总人口的12.7%,乌克兰人占总人口的7.7%。大多数克里米亚人信奉俄罗斯东正教,克里米亚鞑靼人信仰伊斯兰教,为逊尼派穆斯林。当前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实质控制,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不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统治,乌克兰对克里米亚的领土主张获联合国大会第68/262号决议确认。[3][2][1][9][16]
克里米亚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的过渡带,夏季温暖而干燥,冬季相对温和而湿润,年平均气温在12°C至15°C之间。[17][18]克里米亚地形较为多样,包括有山脉、丘陵、平原和海岸线等。[19]克里米亚山脉横贯半岛中部,最高峰是罗曼-科帕(Roman-Kosh),海拔约1545米。[20]
“克里米亚”源于鞑靼语“克里木”,是鞑靼早期汗王的名字,该地历史上曾被多个帝国和民族统治,包括古希腊罗马、拜占庭、鞑靼、蒙古、奥斯曼土耳其俄罗斯帝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克里米亚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内战的战场。1921年克里米亚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成立,1954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加盟共和国。1991年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半岛成为乌克兰的一部分。2014年爆发克里米亚危机,俄罗斯在该地区进行了军事干预,并于3月18日宣布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联邦。这一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争议和冲突。[3][21][22]
在乌克兰治理时代,农业一直是克里米亚第一支柱产业,并入俄罗斯后,克里米亚农业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被批发贸易业取代。[23]克里米亚最重要的工业包括食品生产、化学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加工和燃料生产工业等,其中60%的工业市场属于食品生产。[24]2014年,克里米亚GDP为43亿美元,平均工资为每月290美元。预算赤字为5亿美元。[10]
克里米亚地理位置特殊,承载着丰富而悠久的历史,不同的文明、宗教、治理模式相交融,形成了克里米亚独特的多元文化环境。其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包括艺术、音乐、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独特特征。[25]克里米亚以其壮丽的自然风景和温暖的气候而闻名,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度假者。该地区拥有众多历史遗迹、文化景点和自然保护区,如塞瓦斯托波尔雅尔塔克里米亚山脉等。[26][1]2021年,克里米亚鞑靼饰物及相关知识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7]2013年,陶瑞克-切森尼斯古城及其城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