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上皮细胞

腺上皮与基膜之间的细胞
肌上皮细胞(Myoepithelial Cells)是一种特殊的细胞,通常位于腺上皮中,介于基底膜之上和腔细胞之下。这些细胞具有扁平的突起和收缩功能,有助于腺细胞分泌物的排出。肌上皮细胞在汗腺、乳腺、泪腺和唾腺外分泌腺中可见,通常位于基底细胞层,并含有上皮前驱细胞。在上皮受损时,肌上皮细胞会增生,其增生状态通常与组织的良性或恶性相关。此外,肌上皮细胞也存在于内胚层或外胚层中。

特征

常规切片中,肌上皮细胞难以辨认。若新鲜腺组织经过锇酸处理,则肌上皮细胞清晰可见。其胞浆内含有活性很强的ATP酶和碱性磷酸酶。故针对此酶的组织化学染色可见肌上皮细胞的典型形态。光镜下,细胞体小,形态扁平,发出4~8支分支状突起,该突起呈放射状包绕着腺泡表面,形似篮子,故又称篮细胞(basketcell)。其胞核较大呈扁圆形,几乎占据整个细胞。电镜下,仅见散在分布的线粒体与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通常位于核周部分,微吞噬小泡位于胞浆膜内侧,有时可见脂滴。在细胞突起内充满着纵形排列的细丝,直径约6~10nm,常聚合成致密小体,此结构与平滑肌细胞相类似称肌微丝

来源与功能

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证实肌上皮细胞内含有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刺激肌上皮细胞胞可使导管内压力发生变化,均提示肌上皮细胞具有收缩功能,协助腺泡或导管排出分泌物。肌上皮细胞位于腺上皮细胞与基膜之间,通过桥粒与腺上皮细胞相连接,细胞内含有角蛋白等上皮细胞的特征性结构与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提示其可能为上皮性来源。有学者认为涎腺肌上皮细胞来自于原始多潜能涎腺导管细胞。此外,肌上皮细胞可能含有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生物标记,其收缩功能有助于外分泌腺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