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澄之

郭澄之
郭澄之(?-?)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和小说家,字仲静,出生于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他曾任尚书郎和相国参军,被封为南丰侯。在刘裕北伐时,郭澄之跟随刘裕攻克了后秦都城长安。刘裕想继续西伐,但郭澄之不回答,只是吟诵王粲的诗句。最终,刘裕听从郭澄之的建议,班师回朝。郭澄之官至相国从事中郎,卒于任上。他的代表作是《郭子》,被后人辑为《郭澄之集》10卷。郭澄之是山西历史上最早的小说家之一,也是东晋、刘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个人简介

[约公元四o三年前后在世]字仲静,太原阳曲人。生卒年不详,约晋安帝元兴年间(402— 405年)前后在世。太原阳曲(今太原市北)人。东晋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山西历史上最早的小说家。

个人生平

郭澄之少年时即有才思,机敏过人。后步入仕途,开始为尚书郎,又出任南康相。时值卢循起义,攻陷豫章(今江西南昌)一带,郭澄之流离奔波,辗转得以回到都城建康,战争平息后,被刘裕任命为相国参军。义熙十二年(416年),随从刘裕北伐,参赞幕府。刘裕攻占长安后,准备继续西征,僚属多有不同意见。刘裕询问郭澄之,他不作正面回答,却脸朝西背诵建安诗人王[càn]的诗句: “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意思是说应当撤离长安,班师南归。刘裕于是决意率师东还,由此可见其为人的聪敏机警。后官至相国从事中郎,封南丰侯。卒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