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道志

十道志
《十道志》,全称为《十道四蕃志》,乃是唐代武周梁载言所撰共计十六卷,为后世研究唐代地貌和疆域等提供了宝贵的重要史料,是唐代全国地理总志。书中先述其地理方位、四至八到,各道州数并府州名;然后按州分述古为何郡,唐代为何县。该书主要记述唐代地理位置、王化所辖州府和各种物产等地理资料,所载名胜古迹和各民族风俗习惯也十分丰富。

地理著作

南宋·陈振孙著《直斋书录解题》作“《十道四蕃志》十卷”,南宋最著名的藏学家、目录学家晃公武著《郡斋读书志》记载“《十道志》十三卷”,今存王漠著《重订汉唐地理书钞》所辑录本止二卷,另有王仁俊著《经籍佚文》中载《十道志佚文》一卷。
唐太宗贞观年间,分全国为十道三百五十八州府。此书依次列河南、关内、河东河北、陇右、山南、剑南淮南江南和岭南各道。书中先述其地理方位、四至八到,各道州数并府州名,然后按州分述古为何郡,唐代为何县。但有的条不分州郡,仅录其事。各条详略不一,一般均述地理位置、地名演变、建置沿革和山川走向等。物产目录载有谏水之水虎冯诩苦泉、巴蜀十色纸、广汉盐铜、南郑两熟稻、[yún]乡之猫牛和沙牛,均为珍贵自然地理或经济地理资料;所载名胜古迹和各民族风俗习惯也十分丰富。王漠《汉唐地理书钞》(清·嘉庆十六年王氏刻本)在其“序录”中对《十道志》曾有比较完整的记述。此外,《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均记载“梁载言《十道志》十六卷”。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