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湖(英文名:Fresh Water Lake[1]),也称“排水湖”“吞吐湖”[2],是指以淡水形式积存在地表上、湖水含盐量不超过1‰的湖泊。[4][1] 淡水湖多形成于潮湿的温带和热带地区;干旱区的湖泊有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也可形成淡水湖。[5][4]湖泊的含盐量随地壳运动、气候变化、水流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淡水湖及盐湖之间也可以互相转化。[3]按与河流补排情况,淡水湖可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封闭式的淡水湖大多位于高山或内陆区域,没有明显的河川流入和流出;开放式的淡水湖面积可能相当大,湖中有岛屿,并有多条河川流入流出。[4] 世界上大多数湖泊皆为淡水湖,较为集中分布在北半球较高纬度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位于北美的苏必利尔湖,面积82410km²;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是位于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水体总容积2.36×1013m³。[5]中国淡水湖泊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6])。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3960km²),其次为洞庭湖(2625km²)[7]、太湖(3100km²)、洪泽湖(2069km²)、呼伦湖(2043km²)[8]、巢湖(769.5km²)及高邮湖(760.67km²)[9]。中国干旱区新疆地区的喀纳斯湖也是淡水湖,蓄水量4.3×109m³,是中国实测的最深湖泊。[5][10]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是丹江口水库,也是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水域面积有1022.75km²,蓄水量达290.5亿m³,被誉为“亚洲天池”。[11] 定义
淡水湖是指以淡水形式积存在地表上、湖水含盐量不超过1‰的湖泊。[4][1]世界上的湖泊的湖水化学成分千变万化,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成分却 是相似的。湖水含盐量是指湖水中离子总的浓度,通常是根据钠、钾、镁、钙、碳酸盐、矽酸盐以及卤化物的浓度来计算。[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