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震-抖音百科
朱震(1072年-1138年),字子发,世称汉上先生,湖北荆门州人,北宋、南宋之际的著名大臣、理学家。早年在东山书院读书,宋徽宗政和年间进士,状元及第。绍兴四年(1134年),被中书舍人侍讲胡安国和参知政事赵鼎推荐于朝廷,召为礼部员外郎兼川陕荆襄都督府详议官。绍兴六年(1136年),官给事中,又转为左朝奉大夫。是年秋,献《汉上易传》。左司谏陈公辅上疏反对程颐,“时朱震在经筵,不能诤,论者非之。”。绍兴七年(1137年),屡递辞呈,皆不许。绍兴八年在临安去世。 人物简介
年少时在东宝山麓的东山书院攻读,宋徽宗政和年间中进士,曾任县令、州官,后来官至朝中重臣。以廉正守道闻名于世。 朱震学识渊博,对经学很有研究,尤其精通《周易》,体会透彻。他以程颐《易传》为宗,采纳各家之说,融会贯通。曾自陈道:“今以《易传》为宗和会邵雍、张载之论,上采汉魏吴晋,下逮有唐及今,包括异同,庶几道离而复合”。朱震比较各家异同,分析众说优劣,以王弼尽去旧说,杂以老庄,专尚文辞为非。他对象数之学,特别重视,着重探研。《周易》中凡言天日山泽之类为象,言初上九六之类为数。朱震一生,著述颇丰,著有《周易(卦图)》三卷、《周易丛说》一卷、《汉上易解》、《汉上易集传》八卷、《春秋左氏讲义》三卷。 宋室南渡前,大学士胡安国发现朱震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大为器重。胡安国是两宋之际的正人君子,廉洁而又有骨气,不依附当权的奸臣蔡京,一再向朝廷推荐有才德的布衣寒士。胡安国非常赏识朱震,曾向宋钦宗恳切进言:“明君以务学为急,圣学以正心为要,”主张重用朱震。宋室南渡后,江西制置使赵鼎提升为参政知事后,也极力推荐朱震“学术渊博,廉政守道”。宋高宗听了,亲自召见朱震,垂问有关《易》、《春秋》的要旨。朱震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研究和体会,应答如流,高宗十分满意,便提拔朱震为礼部员外郎,兼川陕荆襄都督府祥议官。朱震趁便上书高宗,提出了中兴宋朝的稳妥之计:“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召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又给茶盐钞于军中,募人中籴,可以下江西之舟,通湘中之粟。观衅而动,席卷河南,此以逸待劳,万全之计也。”他主张以荆襄为复兴基地,发挥荆襄的地理优势,妥善经营荆襄,安定人心,召集流亡,农战结合, 三年即可以解决守军给养问题。还可以通过长江、汉水之利,运用湖南、江西的力量以充实荆襄,然后乘机收复中原,万无一失。朱震此言,颇得高宗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