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彝

北宋水利专家
刘彝(1017—1086),字执中,福州人,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1][2]北宋著名水利专家,刘若思之子,刘彝的曾祖父刘文济,是闽王王审知的女婿,官至吏部郎中;祖父刘仲甫先仕于闽国,后仕于吴越,官至太子洗马。[1]
刘彝年幼时师从胡瑗学习。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30岁的刘彝考中进士,比王安石中进士晚4年。此后,刘彝开始当官,先后担任高邮主簿和朐山县令。刘彝以惠民之举著称,在神宗时期,他被任命为都水丞,后来又被调到虔州任职。当时,俗民崇尚巫鬼,不重视医药。刘彝撰写了一本名为《正俗方》的书,教导人们远离邪术,转向医药。他的教导改变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刘彝还曾担任直史馆,后来被任命为桂州知州。后因受“交趾之乱”牵连,被贬为均州团练副使。
公元1086年,刘彝再次被任命为都水丞,但在途中因病去世。2019年12月29日赣州福寿沟博物馆开馆,成为中国唯一的宋代地下排水系统博物馆,博物馆的显著位置就有一尊刘彝雕像。[1]

人物生平

人物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