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站

现在的新东莞火车站
石龙站位于中国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是广深铁路的客货运火车站。由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简称广铁)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管辖。该站始建于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曾经是广深铁路上重要的城际站。1975年,石龙火车站从石龙北桥之东建成红海车站,分支线到石龙港。2000年开始,石龙火车站经过升级改造并能停靠、通行高速列车。2009年4月13日,东莞市轨道交通R2线起点站暨石龙火车站新站工程举行动工仪式。石龙站于2014年1月8日停止客运业务,全部列车改为停靠东莞站。该站仍保留货运功能。[1][2]其后,商人巫清活与铁路部门达成合作,接手了老站一楼售票大厅的再利用开发,将之升级成一间明清家具艺术城。[3]2019年,广深铁路石龙站扩能改造新增两股到发线,同时将综合性货场区和集装箱作业区引入石龙站,实现集装箱办理站物流货运通车运营。[4]2023年1月15日,位于石龙的东莞站迎来了从广州东站首发经停东莞站的广深港高铁,这也是首趟途经东莞站发往香港的广深港香港段列车。[2]

历史沿革

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5日,石龙站落成,为广九铁路华段的中间站,也是早期广九直通车固定停靠的大站之一;列车在石龙站停靠时间全线最长,以便蒸汽机车加水;当时车站的候车室只有100多平方米。民国14年(1925年),周恩来率领东征军在石龙站的车厢内设立总指挥部。民国23年(1934年),石龙站全年货运量达到11万吨,占整个东莞地区火车货运量的40%。民国27年(1938年)10月至民国34年(1944年)10月3日,因石龙南桥在抗日战争中被毁,石龙站停用。1979年4月4日,广九直通车恢复运营,但再也没有停靠石龙站。1984年,石龙站进行扩建,以增强货运能力;但客运站的扩建因不利地形和其它车站的竞争而没有实现。1985年,石龙站全年共完成客运量75.83万人次,货运量41.44万吨。1995年,石龙站全年累计完成客运量770.78万人次,货运量67万吨。1997年以后,石龙站年客运量降至180万人次左右,货运量逐渐减少乃至取消。20世纪90年代,为争取高速列车在石龙镇停靠,石龙站铁路桥下新建客运楼,顶部为站台,下面为站厅。2000年,石龙站改造完成,成为广深铁路城际列车的中间站之一。2007年2月1日,石龙站停靠首趟和谐号CRH1A型电力动车组列车。随着城市发展,石龙站因车站规模小、无法满足客流需求,加之所处区域水网密集、土地狭窄而无法扩建车站以及无法接驳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故东莞市政府决定于2009年在石龙镇西湖区新建石龙站作为客运大站。2014年1月8日,拥有103年历史的石龙站停止客运业务,原停靠石龙站的所有城际列车改停新建东莞站。2016年4月14日,石龙站始发第一趟前往德国杜伊斯堡中欧铁路集装箱列车;该货车是当时中国国内运距最长的中欧班列。截至2019年1月,石龙站中欧班列已常态化运营。石龙站是东莞境内历史悠久的火车站,自1911年10月15日港穗直通车开通后,石龙站成为当时直通车其中一个固定停靠的车站之一。但于1949年10月14日,广九直通车服务中断,而广九铁路(华段)也改称广深铁路。虽然直通车服务于1979年4月4日恢复,但直通车已经不再在石龙站停车。1925年蒋介石挥师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时,周恩来等所率领的东征军总指挥部就设在石龙火车站内的车厢,而至今车站门口处仍然矗立着孙中山视察石龙火车站的雕塑。石龙站先后于1984年、2001年和2006年三次扩建,为一站两场布局。2014年1月8日凌晨,石龙火车站正式停止客运服务,原有客运服务迁移至新的东莞火车站。1月7日晚22时20分,车站里的设备开始陆续被搬走:由于安检设备已被转移,车站对乘客行李进行开箱检查。最后一班由深圳开往广州东的D7064次列车停靠石龙站的列车于晚上11点21分进站。列车离开后,站台灯光于晚上11点45分被熄灭。1月8日凌晨0时整,石龙站正式停办客运业务,车站职工在出站口燃放鞭炮以纪念这一时刻。2016年4月14日,石龙站始发第一趟前往德国杜伊斯堡中欧铁路集装箱列车;该货车是当时中国国内运距最长的中欧班列。截至2019年1月,石龙站中欧班列已常态化运营。[1][2]
石龙站历史照片
东风内燃机车停靠石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