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荣

曾任红军湘赣军区电台副台长
黄振荣,1928年参加国民革命军西北军,任冯玉祥贴身警卫。1931年12月随江西宁都起义部队加入红军[1]。193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湘赣军区电台副台长,长征时任第六军六十一团参谋。

个人经历

1937年“七·七”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共中央为敦促阎锡山部抗日救国,派黄振荣、李成芳等“五人小组”,去山西太原“决死纵队”工作,担任教官。后经薄一波周旋,黄振荣和李成芳到晋军中任营长。1940年关家垴战斗中,黄振荣率部顽强抗击日军进攻,身负重伤,被战友救下阵地,隐蔽在附近一个山洞中。敌军搜山时发现,被俘入狱。1941年乘机逃脱虎口,回到八路军总部,经党组织审查批准恢复工作。1945年重新入党。   1945年“九·三”抗战胜利后来东北。同年12月任东北护路军大队长、团长、参谋处长。1948年12月,“铁路纵队”成立,任铁道兵团第四支队副支队长兼参谋长。在抢修山海关铁路枢纽,组织运输第四野战军关中,功绩卓著,立大功1次。1950年8月,率部入朝,任铁道兵三师副师长,在抢修大同江铁桥中又立大功1次,被朝鲜民主主义
人民共和国授予二级国旗勋章和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53年1月,任铁道兵三师代理师长。不久,率部回国,参加鹰(潭)厦(门)铁路建筑工程,因指挥得力,提前完成分担的任务,取得了突出成绩。
1955年4月来到北大荒,任铁道兵八五○农场副场长。1956年3月,率领一支铁道兵转业官兵,进入完达山以北地区开荒建场。他先带一支小分队,踏着积雪,勘查荒原,艰难地进入“老三号”(日伪时期在此建的居民点,被称为“三号”)。走访了老头店、四合屯、索伦岗,查清荒原面貌。5月10日,打通虎(林)宝(清)线,简易公路通车,拖拉机和建场物资可以从山南运抵山北。6月1日,举行开荒典礼,王震将军宣布八五二农场成立,黄振荣任场长。黄接任场长后,与开荒队员同住一个帐篷,在伐木场上被“回头棒”砸伤,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当年开荒20万亩。1957年继续开荒,达到耕地51万亩,成为当时铁道兵农场中规模最大的场。1958年继续扩大到60余万亩,建立7个农业分场。1959年任八五二农场场长。到1968年任职9年间,农场已成为有耕地74.5万亩,拖拉机298台,联合收割机235台,各种农机具2000多台件的大农场。由于经营得法,农场的总产值已由1956年的3.7万元提高到1968年的32.6万元。当年全场盈利数字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