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森芳洲

雨森芳洲
雨森芳洲(1668年6月26日—1755年2月16日),原名俊良,后改诚清,字伯阳,号芳洲,是日本江户时代的代表儒者。他精通汉语和朝鲜语,曾任对马藩官员,为对马藩与朝鲜的外交事务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生平

1668年,雨森芳洲出生于近江国伊香郡雨森村(今滋贺县长浜市高月町雨森)的一个家庭里,父亲是一名町医者。12岁左右前往京都学习医学。18岁时投奔江户木下顺庵门下,学习朱子学。同为木下门人的新井白石室鸠巢、祇园南海皆称赞其才能。当时对马藩正在寻找对朝鲜中继贸易管理财政的优秀人才,因此在1689年,木下顺庵推荐雨森芳洲担任对马藩的仕官。1692年,雨森前往对马藩赴任。在此期间,雨森芳洲在长崎学会了汉语。

主要职务

1698年,雨森芳洲被任命为朝鲜方佐役(朝鲜担当部补佐役),于1702年渡海到达釜山。1703年至1705年期间滞留釜山的倭馆,学习了朝鲜语。在此期间,雨森协助朝鲜方面编[zuǎn]日本语辞典《倭语类解》,同时自己编著了朝鲜语入门书《交邻须知》。而这本《交邻须知》在后来的明治时期曾经被日本政府定为朝鲜语学习书籍,广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