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闾

春秋时期吴国第24任君主
1
4
吴王阖闾[hé lǘ](?—公元前496年),姓姬,名光,又称公子光,是春秋时期吴国君主,公元前514年—公元前496年在位,是吴王诸樊之子[1][a],吴国第24任国君。[2]
吴王僚二年(前525年),阖闾讨伐楚国,丢失先王的座船后又夺回。三年后将伍子胥收为己用,预谋夺位。又三年后再次攻打楚国并取得胜利。吴王僚十三年(前514年)春,吴国再次出兵楚国,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顺利上位为王。[3]吴王阖闾元年(前514年),提拔伍子胥为行人官,共谋国事,并多次率军攻楚。十年春(前505年),阖闾攻至楚国郢[yǐng]都,其弟弟夫概返回吴国自立为王,阖闾赶回吴国平叛。十九年(前496年)夏,吴国出兵越国,越王勾践使计伤到阖闾,阖闾伤口恶化死亡,遗命立太子夫差为王。[3]
史记》与《治国帝王》两书中都记载阖闾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称雄东南,选贤任能,大胆启用楚人伍子胥、齐人孙武,整顿内外,屡败楚国,迫使楚国迁都[ruò]城(今湖北省宜昌市)。[3][4]荀子在《荀子·王霸篇》中将阖闾列为春秋五霸之一。[5]吴越春秋》的作者赵晔评价阖闾:“任用贤能,施行恩惠,在诸侯之中因仁义闻名。”[6]秦丞相吕不韦认为:阖闾让百姓练兵,使百姓剑气如眉,血流成河,势不可挡。[7]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