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通史

支那通史
《支那通史》是近代中国较早引进自日本的一种历史教科书,在当时教育界、学术界均有很大的影响。 ”而《支那通史》“体例精善,于历代政令、风俗、建制沿革考证详核,[xún]为至美至善之作。柳诒徵可能亦有同感,于是将《支那通史》改编为《历代史略》,以合教科之用。

基本介绍

《支那通史》是近代中国较早引进自日本的一种历史教科书,在当时教育界、学术界均有很大的影响。《支那通史》,日本那珂通世著,用汉文编[zuǎn],1899年由罗振玉主持的东文学社重刻出版,罗振玉作序,始在中国有广泛的流传。是书凡五册四卷,附地球沿革图。首总论,分上世史和中世史。上世史自唐虞三代至战国;中世史又分上中下三期,中世史上:自秦汉至晋并吴,中世史中:自晋南北朝至隋唐,中世史下:自五代金章宗末年。采用章节体例,每卷后载历代世系,又卷末载宋儒传授图,文庙从配沿革表,宋辽金职官沿革表,宋百官品级表。
东文学社在《申报》上刊登重刻《支那通史》广告指出,中国历代通史若《通鉴》、《纲目》之类,“卷[zhì]繁重,不便记诵”,至后世“删节之书,则又多脱略,编定鲜识,致典章沿制皆不可考。”而《支那通史》“体例精善,于历代政令、风俗、建制沿革考证详核,洵为至美至善之作。”所以东文学社将此书重刻以为各省学堂教科之用。中日学人对《支那通史》有较高的评价。此书原序作者日人南摩纲纪认为:“初学熟读此书,则不费力而得略知支那四千年之治乱、政刑、地理、人种、教育、制度、风俗及农工商等之大体,其为裨益也大。”王国维亦痛感于旧籍浩如烟海,仅记载帝王将相事迹,于政治、学术、风俗之由来不得而知,而是书“究吾国政治、风俗、学术之流迁,简而[gāi],质而雅”,并认为“持今世之识,以读古书者[],以校诸吾土之作者,吾未见其比也。” 《支那通史》由东文学社重刻发行之后,其社会影响之大,“久已脍炙士林,岁不下脱销万余部”。1903年《京师大学堂暂定各学堂应用书目》评《支那通史》:“简要有法,若再删冗词三之一,补元明本朝,即成完书”,对此书的评价还是比较公允的。
《支那通史》上起唐虞五代辽宋,而元明清史付之阙如,所以有人给它作增补和续编。1904年文学图书公司出版了日本狩野良知增订、那珂通世原本的《增补支那通史》石印本。1903年会文政记出版日本山峰[jùn]台著、“中国汉阳青年”译之《续支那通史》,补全元明清历史,迄至中日甲午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