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云号巡洋舰

日俄战争时期的日本帝国海军主力舰
出云号巡洋舰(Izumo)是日俄战争时期日本帝国海军的主力巡洋舰,属于出云级装甲巡洋舰(Izumo-class Armored Cruiser)中的首型舰。[1][2][3]
1896年,日本海军舰政局长佐双左仲提出“六六舰队”方案。[7][9]“六六舰队”的海军扩建费被均摊到1896及1897年两年的预算支出中,得到日本国会的批准后。[4][2]1898年5月,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埃尔斯威克船厂开工建造,最终以日本古代“出云国”的名字命名为出云号。[1][5]出云号舰型长132.3米,宽20.94米,标准排水量9750吨。[1][10]采用2台三涨往复式蒸汽机,24座贝尔维尔式燃煤水管锅炉,[1][3][8]主装甲带88-178毫米,主装甲带上部127毫米,水平装甲65毫米,主炮塔152毫米,司令塔356毫米。[8]武器装备包括位于船艏和船艉的两个大型炮塔中的4门41型203毫米海军炮。[2]1899年9月19日,出云号下水。[1][4]
1900年,出云号竣工后编入日本海军服役。[6][4][5]日俄战争期间,是日本第二舰队旗舰,1904年2月,上村彦之承率舰队攻击旅顺港口的俄军海军基地。同年4月16日,出云号参加炮击朝鲜海州邑的战斗。[2]1904年及1905年,分别参加蔚山海战对马海战,最终日本获得战争的胜利。[5][2][6]1909年,出云号参加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建城140周年纪念活动。1913年12月25日,抵达墨西哥并驻扎。[2]1919年7月,成为日本天皇座舰参加横须贺海上阅兵式。[6]1921年9月1日,出云号被重新定级为一级近海防御舰。[6]1921年至1931年间,出云号巡洋舰连续6次担任远洋航海训练舰。[2]1931年底,被派到驻中国的第2遣外舰队(后来改编为第3舰队),长期停泊在上海黄浦江上。[4][5]
1932年,“一·二八”事变战火平息后,出云号一直停泊在上海江面。[4]1937年七七事变,出云号用大炮猛烈轰击中国军队的阵地,掩护日军进攻。[4][6]整个淞沪会战期间,中国军队多次派出蛙人、鱼雷艇、战机等攻击出云号,均未造成严重损伤。[11]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出云号迫使美国炮舰威克号投降,并击沉了英国炮舰彼得尔号。之后出云号从中国返回日本,作为海军院校的练习舰使用。[5][12][1][13]1942年之后被改编为一级巡洋舰,1943年又被改编为TS级巡洋舰。[1]1945年7月24日,出云号被美军的炸弹空袭击沉。1947年,残骸被打捞起来并解体。[12][6][1]11月20日,出云号被除籍。[5]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