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武

山东菏泽市下辖县
城武,即今山东省成武县西周分封郜国(今[gào]鼎集),后属宋国,再后入齐国。秦置城武县(今成武城区)。西汉山阳郡(治昌邑)。东汉魏晋济阴郡(治定陶)。南朝宋属徐州北济阴郡(治单父)。北魏仍属北济阴郡,县治所徙至郜城(今郜鼎集)。北齐升为永昌郡,历代归属多变,至唐贞观十七年首次归属曹州五代至金属单州,元复归曹州,明属兖州,清改属曹州府。今属山东省菏泽市
城武县建置两千多年来,县名“成”、“城”二字交替使用,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县名中“城”字改为“成”,复用“成武”至今。

名称互通

史记》记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十月,刘邦攻破东郡尉及王离军于成武南事,至1958年的2156年间,作为地名,“成武”与“城武”是混用和交替使用的。大致情况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事,多处使用“成武”,也使用“城武”。南北朝时期,县名为“城武”。明洪武四年(1371年)至1958年的487年间,县名为“城武”。其余汉唐宋元等各代,县名均为“成武”。
在历史地名中,“成”“城”混用的现象并不罕见。查《菏泽地名》,除成(城)武外,尚有成(城)阳、城(成)都、郜城(成)、富城(成)等。历修县志中,有“洪武初铸印,误加‘成’以‘土’,迄今因之”之说。清末民初的徐继儒在其撰著的《曹南文献录》中对此予以否定:汉“成武”县今“城武”县,“成”“城”通用。或曰,明铸印讹“成”为“城”,然宋、魏志即作“城武”,非始于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