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续资治通鉴长编-抖音百科
《续资治通鉴长编》是中国古代私家著述中卷帙[zhì]最大的断代编年史[1],作者为南宋丹棱人李焘[2]。由于史料价值高,《续资治通鉴长编》成为研究宋代历史的最基本典籍[3]。 《续资治通鉴长编》正文980卷,加上《举要》68卷,《修换事总目》10卷,《总目》5卷,总计1063卷[2]。今存五百二十卷[4]。内容上起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年),下至宋钦宗赵桓靖康二年(1127年),一共一百六十八年的历史。该书征引了大量的实录、档案、碑志、野史等文献,对事件的记载极为详尽。同时,李焘继承并发展了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考异体例,在书中增补了丰富的注文,不同的材料都得到陈列和保留,并对其进行合理地考订辨析[2]。 内容简介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述详赡,史料丰富,史料价值极高,为研究辽﹑宋﹑西夏等史的基本史籍之一。焘于正史﹑实录﹑政书之外,凡家录﹑野记,广徵博采,校其同异,订其疑误,考证详慎,多有依据。作者本著“宁失于繁,无失于略”的原则,凡记载不同者,则两存是说,时附己见,以注文标出,与《通鉴考异》相类。搜集材料时,“作木厨十枚,每厨作抽替匣二十枚,每替以甲子志之。凡本年之事,有所闻,必归此匣,分月日先後次第之,井然有条”。该书自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至淳熙四年(1177年),分四次上进。淳熙十年﹐重编定为九百八十卷,并上《举要》六十八卷,《修换事总目》十卷,《总目》五卷,总计一千零六十三卷,前後历时四十年。这是一部杰出的记北宋九朝史事的编年体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