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札儿台

元朝太师
马札儿台(1285年-1347年),蒙古蔑儿乞氏,元末名臣脱脱之父,谨只儿之子,中书右丞相伯颜弟,元朝大臣。[1][2]
马札儿台初扈从武宗,继侍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于潜邸,任典用太监。仁宗延祐至英宗至治年间,历任吏部郎中、侍郎、兵部尚书、典瑞院使等职。泰定四年(1327年),马札儿台出为陕西行台侍御史。次年,泰定帝卒,权臣倒剌沙于上都辅佐立阿剌吉八,与大都(今北京)称帝的文宗图帖睦尔对峙,陕西台臣起兵应上都。后上都兵败,获罪,因兄伯颜功,得免罪。[1][2]
顺帝元统二年(1334年),拜御史大夫,迁知枢密院事。至元三年(1337年),拜太保,分枢密院,出镇北边。至元六年(1340年),马札儿台出任中书右丞相,同年,以疾辞位。至正元年(1341年),封忠王。至正七年(1347年),马札儿台遭中书右丞相别儿怯不花谗陷,谪置甘肃。后因病去世,享年63岁。[1][2]

人物生平

马扎儿台(1284~1347) 伯颜之弟。早先跟随武宗,后来在诸王府邸侍奉仁宗,出入恭谨,办事敏捷通达,仁宗很喜欢他。等到仁宗被立为皇太子,他为中顺大夫、典用太监。不久改任吏部郎中,升为侍郎,再升为兵部尚书,调任利用卿,进官为度支卿,改任同知典瑞院事,升任院使,历官大都路达鲁花赤,佩带虎符,领虎贲亲军都指挥使。[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