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愉

东晋时期的官员
孔愉(268年—342年),字敬康,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籍梁国(今陕西韩城县南)。东晋名臣。
孔愉出身官宦世家,与同郡人张茂丁潭并称“会稽三康”。孙吴灭亡后迁居洛阳晋惠帝末年归隐新安山中。直到五十岁时才应召任左丞相司马睿的掾属,历任驸马都尉、中书郎、吴兴太守太常等职。苏峻叛军攻入建康时,孔愉身着朝服守护宗庙。官至镇军将军、会稽内史、散骑常侍,封余不亭侯。任内修复句章县旧堤,灌溉良田。晚年弃官居于南侯山下,于咸康八年(342年)去世,年七十五。追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贞”。著有《晋咸和、咸康故事》,今已佚。
孔愉历仕东晋三朝,作为王敦之乱、苏峻之乱的见证者,他始终保持守正的德操,不畏勋贵。温峤曾称赞他说:“天下丧乱,忠孝道废。能持古人之节,岁寒不凋者,唯君一人耳。”

人物生平

名门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