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谟-抖音百科
蔡谟(281年-356年),字道明,陈留郡考城县(今河南省民权县)人,东晋时期重臣。他是曹魏尚书蔡睦曾孙、西晋乐平太守蔡德之孙,从事中郎蔡克之子。蔡谟早年屡次推辞辟命,渡江避难,任东中郎将参军。历任中书侍郎、义兴太守、大将军从事中郎、司徒左长史、侍中等职。苏峻之乱时,蔡谟参与平叛有功。事后迁侍中、五兵尚书,领琅邪王师,赐爵济阳男。又迁太常,领秘书监。郗鉴去世后,任征北将军,都督徐、兖[yǎn]、青三州军事。康帝即位后,入朝任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蔡谟与会稽王司马昱共同辅政,但他在被正式拜为侍中、司徒后,执意推辞不就任,险些被执政的殷浩处决。此后,蔡谟便闭门不出,终日教授子弟。数年后,再任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但他称病不朝,无心政事。永和十二年(356年),蔡谟去世,年七十六。获赠侍中、司空,谥号“文穆”。蔡谟是“中兴三明”之一,也是“兖州八伯”之一,以其忠诚、正直、谦虚著称。他坚持不肯拜任司徒,被废为庶人,但他的品德和贡献得到了后人的赞誉。 人物生平
避乱南渡
蔡谟,字道明,家族世代名门。他的曾祖蔡睦,在曹魏任尚书。祖父蔡德,官至乐平太守。蔡谟的父亲蔡克,是当时的名士,官至车骑将军从事中郎,与东嬴公司马腾一同为汲桑所害。蔡谟在弱冠时就被察举为孝廉,州里征辟他为从事,又被举为秀才,东海王司马越召他为掾属,蔡谟都没有接受就任。为避乱而南渡至江南,当时晋明帝司马绍任东中郎将,任蔡谟为自己的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