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府为古代行政区划,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始设,两宋延续之;元朝改为成都路,明初洪武四年(1371年)复为成都府 ,清代延续至民国初。辖境东起今四川省绵阳、德阳、简阳、资阳等市,西至邛崃山、及仁寿、崇州等县市,北至安县、茂县等县,南达内江、井研等市县。明清为四川省会。民国二年(1913年)废。 历史沿革
北宋初,仍于成都设立成都府,为西川路治所。北宋淳化四年(公元993年),王小波、李顺在成都附近的青城起义,遂克成都,建立大蜀政权。当年五月,宋军攻陷成都,起义失败,成都府被降为益州。成都府路改为益州路,成都仍为治所。北宋嘉祐[yòu]五年(公元1059年),益州再升格为成都府,益州路再改成都府路,治所照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