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吉-抖音百科
萧吉(约525—606)南北朝,隋朝阴阳家、算术家、养生家。字文休。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出身 齐梁宗室,祖父是梁武帝萧衍之兄、长沙宣武王萧懿。 梁元帝承圣三年(554)投北,时西魏陷江陵,归于魏,为仪同。北周亡隋立,进上仪同,以本官太常,考定古今阴阳书。博学多通,尤精阴阳算术。大业元年(605)拜太府少卿。卒于官。所撰《帝王养生要方》6卷、《相经要录》,今已佚。 人物简介
据《南史》卷五一《梁宗室传》,萧懿之父萧顺之,南齐太祖萧道成(479~482在位)的族弟,历任侍中、卫尉、太子詹事、领军将军等宫廷要职。生子十人:萧懿、萧敷(永阳昭王)、萧衍(梁武帝)、萧畅(衡阳宣王)、萧融(桂阳简王)、萧宏(临川静惠王)、萧秀(安成康王)、萧伟(南平元襄王)、萧憺(始兴忠武王)、萧恢(鄱阳忠烈王)。武帝即位后,尊萧顺之为“文皇帝”。长子萧懿,字元达,南齐著名将领,早年袭爵临湘县侯;历任晋陵太守、梁南秦二州刺史、豫州刺史领历阳南谯二郡太守、尚书吏部郎(中书令)等职,称得上是朝廷重臣。后受南齐东昏侯萧宝卷(498~501在位)忌害;危急关头仍竭尽忠诚,拒绝叛逃流亡的建议,昂然声称:“古皆有死,岂有叛走尚书令耶”,与弟萧融一起服毒,死得极其从容。南齐和帝中兴元年(501),追赠萧懿司徒、太傅衔;梁武帝天监元年(502)追崇丞相,封长沙郡王,谥号为“宣武”。 据《梁书》、《南史》的记载,萧懿至少有九个儿子,长子至五子为萧业(字静旷,事见《梁书》卷二三《长沙嗣王业传》)、萧藻(字靖艺,与萧业同传)、萧猷(谥“灵”,事见《南史》卷五一《梁宗室传》上)、萧朗(字靖彻,与萧猷[yóu]同传)、萧明(字靖通,与萧猷同传),第九子为萧象(字世翼,与萧猷同传);第六、七、八三子名号、事迹不详。《新唐书》卷七一《宰相世系表》称萧懿七子,恐怕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