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原祁

清代男画家
王原祁(1642年—1715年),字茂京,号麓台,[1]别号石狮道人,印称西庐后人,室名扫花庵、期仙斋、罨画楼,清代男画家,娄东画派领袖,[1][2]江南省苏州府太仓人(今江苏太仓),[3]王时敏之孙,与王时敏、王鉴王翬合称“清初四王”,[1]加上吴历恽寿平,又称“清六家”。[4]
王原祁自幼得祖父王时敏传授山水画。[5][4]王原祁于康熙八年(1669年)中举人,次年登进士,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官、任县知县、刑部给事中。[6]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王原祁奉命鉴定内府书画的真伪,该时期成为他绘画风格的重要转折期。[4]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王原祁入值南书房,任侍讲侍读学士、太子府詹事、户部左侍郞等官职。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王原祁奉旨编纂《佩文斋书画谱》。康熙五十年(1711年),王原祁主持《万寿盛典图》卷绘制事宜。[6]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王原祁病死于北京官舍,被赐全葬,享年74岁。[2][3][7]
王原祁画风主要受元代黄公望影响,自称笔端如金刚杵,对山水画的发展及娄东派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影响清代三百年画坛,成为清代“正统山水派”中坚人物。其门生有王昱、唐伐、黄鼎等,代表作有《仿高房山云山图》《仿黄公望山水图》《子久画意图》等,论画著作有《雨窗漫笔》及《麓台题画稿》,主要讲笔墨章法,诗有《罨画楼集》三卷等。[1][4][6][8]

人物生平

王原祁,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生。[3]自幼聪敏,家学渊源,得祖父王时敏和“四王”之一的王鉴的直接传授,王时敏曾亲手绘制《仿李成以下宋元名家山水册》供他学习,并把家藏历代名家如董源、李成、范宽黄公望王蒙沈周等人的名迹,给他临摹、研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