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詧

西梁政权的建立者
[chá][a](519年~562年),字理孙,[1]兰陵郡(今江苏武进)人,[2]梁武帝萧衍之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南北朝时期西梁(后梁)皇帝,西梁政权的建立者,555年至562年在位。[1]
中大通年间(529年~534年),萧詧封岳阳王,任东扬州刺史会稽太守[3]大同元年(公元535年)出为雍州刺史,遂据襄阳,潜图帝业。父死,武帝立其叔纲为太子,他心怀不满。侯景之乱中,湘东王萧[jiàng]以讨景为名,谋袭取雍州,他惧而求附西魏,受封梁王。公元554年,西魏克江陵,灭梁元帝,次年,他即帝位于江陵东城。雍州旧地尽入北周,周军屯兵西城。他受制于周,忧愤而死,[4]太子萧岿继位后,谥宣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平陵。[5]
萧詧崇佛好文,[3]著有文集十五卷、佛经义疏三十六卷,皆佚。今存《[mǐn]时赋》《游七山寺赋》等文六篇,《建除诗》《迎舍利》《兰》等诗十首。[6]

人物生平

蓄财交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