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姓,中华古老姓氏之一,其起源可溯至新石器上古时期,[1]是中国较典型的一个南方姓氏。[2]黎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62位,2013年版《中国四百大姓》排名第82位。[3]黎姓来源较多,包括高阳氏、姬姓、己姓、姜姓、九黎、国名、地名及少数民族改姓。[2][3]黎姓发源地位于今山西黎城县东北一带,得姓始祖有两种说法,一为丰舒,另一为黎侯,其名不详。[2] 春秋时期,黎姓位于黎国都城。战国时期,黎姓西入陕西,东向山东、河北,南徙江苏、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汉朝时期,黎姓后代在湖南发展繁衍。魏、晋、南北朝时期,黎姓族人大批南迁,南方黎姓随之昌盛,一直到后代各个时期 。唐朝到五代时期,黎姓族人更广泛地分布于南北方各个区域。宋朝时期,黎姓族人有徙居福建上杭、宁化者。宋末元初,黎姓族人迁入广东。明朝时期,山西大槐树黎姓迁居于湖北、湖南、河南等省。清朝乾隆年间,黎姓族人从广东、福建迁入台湾,进而徙于海外。[2][3] 历史上黎姓在多地发展成为望族,郡望包括京兆郡、九真郡、宋城郡。黎姓堂号较多,包括黎阳堂、黎城堂、经术堂、巴郡堂、乾元堂、载酒堂、京兆堂、九真堂、宋城堂、新安堂、敦本堂、礼序堂等。[2]黎姓名人包括明代著名诗画家黎民怀及黎氏八骏(语 言学家黎锦熙、作曲家黎锦晖、地质矿产专家黎锦曜、平民教育家黎锦纾、桥梁专家黎亮、作家黎锦明、音乐家黎锦光、作家黎锦扬)。[3] 截至2022年,黎姓在全国约有350多万,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两省区,其中广东约80多万人,广西约70多万人,大约占黎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江西、四川、湖南、安徽、海南、贵州、重庆、湖北,大约占黎姓总人口的44%。广东为黎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粤桂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分布状。黎姓分布较广,但不均衡。早年迁往越南的黎姓已发展成为越南第二大姓氏,约九百多万人,全球黎姓有一千三百多万人。[1] 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