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銮鼻灯塔

中国台湾垦丁国家公园内的景点
鹅銮鼻灯塔(东经120°50′、北纬21°53′59″),是台湾拥有百余年历史的灯塔,位于垦丁国家公园内,为著名历史建筑,灯塔所在地设有鹅銮鼻公园,一度被认为是台湾最南端的标志,后被台湾最南点地标所取代。[2]

发展历史

鹅銮鼻附近的外海有七星岩暗礁,过去常有不熟悉附近水域的船只触礁沉没。1867年(清同治六年),一艘美国商船汕头开往牛庄途中,在暴风中迷失方向,漂至七星岩附近触礁沉没,船长夫妇和船员游泳登岸后,除一中国船员逃至打狗外,其他人均被龟仔角社(社顶)的高山族俘虏杀害。琉球渔民也在南[jiǎ]一带遇难,还因此引发牡丹社事件,美国和日本政府因此要求清朝在此处设灯塔。
鹅銮鼻灯塔
在外交压力下,清政府于1875年委托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毕齐礼,于6月18日自打狗出发前往琅峤(今恒春)地区勘察灯塔建地,并支付一百银两向龟仔角社高山族购买灯塔预定用地建塔。灯塔于1881年动工,1883年建成。由于当地是高山族的地盘,因此在兴建前后,官方还派了五百兵力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