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长老会

美国基督更正教的教派之一
长老教会(Presbyterian church)是基督更正教的一派,他们的根源是从十六世纪的西欧改革运动开始。长老会的协会起源可以追踪到苏格兰改革,特别是依照由约翰・诺克斯的带领下。由于这背景,长老会一般被发现在英国以前的殖民地,像美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印度等等。这个教派的名字是从希腊文词“πρεσβύτερος” (Presbyteros)就是“长老”之意。苏格兰人约翰・诺克斯 (1505年 - 1572年), 在日内瓦学习了加尔文主义(calvinism), 1560年返回到苏格兰和带领苏格兰教会接受改革。长老会即长老宗,也称归正宗。归正宗是新教主要宗派之一,以加尔文(Jean Calvin 1509-1564)的宗教思想为依据,亦称加尔文宗,”归正”为经过改革复归正确之意。在英语国家里,该宗因其教政特点又称长老宗。归正宗产生于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与安立甘宗和路德宗并称新教三大主流派别。长老会是基督教新教主要派别之一,创立于16世纪。主要传播地是美国。主张信徒选举长老,长老代表信徒治理教会,有堂会、区会、总会的设置,长老会的神学原本都是基督教新教的教导,传统上敬拜都是唱颂诗篇。苏格兰裔人的宗教团体,属于新教,长老会就是苏格兰教会,美国的长老会就是从苏格兰移民到美国的那些移民的教会,同样美国也有英格兰教会(清教徒中有一部分有主张不脱离英格兰教会) .

来源

16世纪初,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下,瑞士人文主义者和宗教领袖力图以《新约》为信仰与行为的唯一根据,改革宗教生活。1519年,茨温利(Ulrich Zwingli 1484-1531)在苏黎世进行宗教改革。他和奥科兰帕迪乌等因圣餐礼问题与马丁·路德在1529年的马堡会谈中发生分歧,遂与路德宗分道扬[biāo]。教会体制方面,斯特拉斯堡宗教领袖布塞尔主张由会众推选长老,协助牧师管理教会,成为长老制之始。1553年,加尔文日内瓦进行改革,实施其在《基督教原理》中提出的理论。该书后成为归正宗在教义、教政和教规方面的基本读本。归正宗产生于瑞士,形成以后就逐渐向外传播。首先是传入法国,传入法国的归正宗称胡格诺派,1559年,该派在全国建立各级长老制机构。由于归正宗与尼德兰革命关系密切,荷兰独立后,它成为荷兰国教。爱德华六世时,归正宗传入英格兰,在革命中分裂为长老派与独立派。1637年,归正宗在苏格兰建立了长老制。16世纪下半叶,归正宗传入波兰。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匈牙利特兰西瓦尼亚出现归正教会。17-18世纪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归正宗获得法律承认。它是除瑞士以外的拉丁语系国家中最大的新教团体,在苏格兰则为国教。在美国,它对宗教、政治、习俗和伦理均发生重大影响。英国的宗教复兴和北美大觉醒运动则使归正宗开始重视社会改良。19-20世纪是归正宗分裂和重新组合时期,在此期间归正宗对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的发展、神学和礼仪的革新,以及天主教和新教的对话等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归正宗于17世纪传入印度尼西亚,教徒人数占该宗亚洲教徒的三分之一。在中东美国归正宗的国外宣教组织加强了与东正教小教派和东方教会的联系。日本菲律宾泰国等地的归正会则与其他新教徒组成了联合教会。非洲归正宗最初由荷兰人传入,后胡格诺派德国归正宗教徒流亡南非建立了教会。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英属西印度群岛也有很多归正宗教徒。拉丁美洲的归正宗教徒有一半以上在巴西。在中国,归正会一般属归正宗(亦称长老宗)。1842年传入后,在沿海地区按不同传教系统成立了36个组织,1916年联合为中华长老联合会,后改称中华基督教大会,为新教在华的最大宗派之一。1877年,世界归正会联盟成立。1948年,绝大多数归正会和长老会加入了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并参加了许多全国性和地方性协进会。1970年组成了世界归正宗教会联盟。现在,归正宗是世界上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新教派别。
美国长老会

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