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烈士

遇难于1946年4月8日的烈士群体
1
2
“四八”烈士,是指1946年4月8日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空难中遇难的烈士群体。[1][2][3]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在重庆举行谈判,决定为组建新政府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可不久,国民党悍然撕毁政治协商会议决议。[4]1946年4月8日,出席国共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共代表王若飞、秦邦宪乘坐C-47运输机,由重庆回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同机回延安的还有刚被党组织营救出狱的新四军原军长叶挺、出席在巴黎举行的世界职工代表大会回国的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邓发及爱国教育家黄齐生等13人,另外还有4名美国机组人员。途中,飞机在山西兴县东南80里的黑茶山遭遇浓雾,迷失方向,最终撞山焚毁,机上全部人员遇难。[5][6][7]

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迫于国内要求和平舆论和短时间内难以调结军队大举进犯解放区的形势,蒋介石三次致电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决定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力争实现和平建国。1945年8月27日,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和国民党代表张治中乘专机赴延安,迎接毛泽东等中共代表赴重庆。经过长达43天的艰苦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后写进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10月11日,张治中、中共代表王若飞陪同毛泽东乘“美龄号”专机返回延安。[7]
1946年1月,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出席政协会议,向国民党政府提出立即无条件全面停止内战,结束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1月10日,由国共两党及各民主党派代表参加的政协会议在重庆国民政府大礼堂召开,国民党拒绝承认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民主政府的合法地位,中共代表据理力争,最终达成一致。会议通过《和平建国纲领草案》《宪法草案案》等五项决议。1946年3月20日,国民党召开四届二次国民党参政会,公开推翻政协五项协议,掀起反共逆流。面对形势的逆转,中共中央决定,政协代表王若飞、政协宪法草案委员会中共委员秦邦宪,返回延安向中央汇报和请示工作。 与此同时,叶挺奉命前往延安参加“整军”工作。 邓发也返回延安汇报出席巴黎世界职工代表大会的情况。[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