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人民革命大学

1950年创立于重庆的大学
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0年11月30日-1953年3月),由邓小平、刘伯承等人创办,是一所公立大学。1950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后,中共中央西南局提出“建设人民的生产新重庆”的号召。1950年初,重庆接管工作胜利结束后,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在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旧址筹办,刘伯承任校长。该校在1950年5月14日的重庆红岩村总校开学典礼上举行隆重开幕,刘伯承兼任校长。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为建国初期大西南地区的生产和建设做出了巨大历史贡献,改造和培养了大量具有专业化、现代化知识的优秀人才。在1950年到1953年的全国院系调整中,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先后被合并、组建并发展成为西南财大、四川外语大、西南政法大学等学校。

历史沿革

到1953年10月时。西南人民革命大学重庆总校及其四川成都、川北、川南、西康云南、贵州贵阳分校。共培养各类建设人才近10万人。
成立于1950年3月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是为了“适应西南地区解放后的和平建设,团结、教育、改造广大社会知识青年,培养为国家建设服务的人才”而建立的党校性质学校,由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刘伯承同志兼任校长。革大总校设在直辖市重庆红岩村郊农村和庞家岩,同时在四川成都、云南昆明、贵州贵阳、川东、川南、川北、西康设立分校。当年第一期招收学员2万多人,生源由各机关、团体推荐,大部分是有志为人民服务的旧公教人员、失业文教人员、进步青年以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学生。革大继承和发扬延安抗大的革命传统,每期集中三个月学习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及时事政策,结业后分配工作,让毕业学员投入到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中去。建校后不久,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又肩负起另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即负责西南地区的党员骨干和各方面干部的培训工作。到1953年为止,数千名干部从这里学成,走向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实践前沿。
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为基础,合并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重庆财经学院的法律院(系)成立西南政法学院,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出任首任院长,中共滇东南工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四支队政委饶华出任首任教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