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

美国航天局第一个直接专用探测木星的航天器
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英文名:Galileo spacecraft[2],简称:伽利略号[3])于1989年10月18日由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送入轨道,是美国航天局第一个直接专用探测木星的航天器,也是人类首个专门用于探测木星的探测器[a][4][5]
伽利略号木星探测计划始于1978年,后因种种原因一再推迟。[6]1989年伽利略号升空,1995年12月进入环木星轨道。在对木星及其卫星进行探测的7年多时间里,“伽利略”号环绕太阳系这颗最大的行星运转了34次之多。而从发射到毁灭,它在太空中共飞越了46亿多千米。2002年11月5日,在首次飞过距离木星最近的木卫五后,“伽利略”号完成了最后一项探测任务。此后,它一直围绕着木星的轨道飞行,直到2003年美国时间9月21日下午坠毁于木星。[7][3]
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总重2550千克,采用核动力装置,内装22.7千克放射性铀-238。探测器配备了摄像机、近红外勘测分光仪、磁强仪、测云仪、大气结构仪等17种科学仪器,用于木星大气层构成、云层结构、温度、磁场等方面的勘测和研究。[1]伽利略号由木星轨道器和再入器两部分组成,在到达木星前约150天时,两者分离,轨道器环绕木星运行探测;再入器深入木星大气层考察。[8]伽利略号对木星大气层进行了详细测量,并发现了木星卫星地下存在液态盐水的证据。此外,飞船还观测到了木星卫星上大规模的火山爆发活动。[5]

名称由来

伽利略号”的名字来源于意大利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伽利略,16世纪伽利略第一次把望远镜对准天空,发现了很多星空中的奥秘,比如木星的卫星,为纠正当时错误的世界观提供了有力支持。伽利略天文观测取得的新发现是人类进步的基石。飞船以伽利略的名字命名,说明科学家们对它寄予厚望。[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