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谷城县茨河镇位于汉水之滨,襄阳市以西25公里,谷城以东45公里处,处于襄阳、谷城主城区半小时经济圈内,素有“谷城东大门”、“襄阳后花园”之美称。303省道,251路穿境而过,襄荆高速、汉十高铁近在咫尺,距襄阳机场仅一小时车程,是襄阳市16个卫星镇之一。东接三国文化之都古隆中,南靠原始森林神农架,西依道教圣地武当山,北邻华夏民族母亲河汉水,处在长江三峡-古隆中-武当山-神农架黄金旅游线路之中。 2017年3月,全国首创“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是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发源地,目前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农村电商、十九大精神等多个内容在全镇多个村开展讲习活动9期,引起了群众的强烈反响。《湖北日报》、《襄阳日报》、荆楚扶贫网、党员生活网、谷城新闻网等相继报道了讲习所开展情况。 茨河镇属半山区、半丘陵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有千年古刹承恩寺,千峰庵、五朵山,鄂西北手纺所、青鞍山民俗文化村、金牛寺美丽乡村等大小旅游景点100余处。以有机农业、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旅游业等为主要经济支柱,有油茶、腐乳“全省第一镇”的美誉,承恩贡米获农业部“国家地理标志”,“人人康茶油”获“中国驰名商标”。经过数年来不断发展,茨河“湖北旅游名镇”品牌正逐渐打响! 历史沿革
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1938年10月武汉沦陷。为领导湖北的抗日战争,中共中原局决定成立鄂西北区党委(省委)。1939年4月,鄂西北区党委由襄阳转移到谷城茨河,区党委书记王翰以鄂北手纺织训练所文化教官的公开身份住在离茨河2华里的娘娘庙内,区党委统战部长张执一住在娘娘庙后面一个农民党员家里,在茨河下街设有秘密联络站。此间,陶铸同志曾到鄂西北区党委巡视工作。鄂西北区党委在茨河期间,以谷城为阵地活动近两年时间,领导了鄂西北15县的抗日救亡。迅速恢复和建立鄂西北各中心县、县的党组织,加强对地方党组的领导。在荆门、当阳、远安、南漳、宜城、保康、襄阳、光化、谷城、均县、郧县、郧[yún]西、房县、竹山、竹溪15个县辖区内相继建立了4个中心县委和1个特别党支部,为党培养了一大批抗日干部和武装骨干,为开展广泛的抗日救亡运动和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