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威

相威
相威(1241年-1284年),元朝将领,蒙古札剌亦儿氏,木华黎曾孙,国王速浑察第三子。他性情弘毅重厚,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领其父速浑察所统兀鲁兀、忙兀、弘吉剌、亦乞列思、札剌儿等五投下兵攻打南宋,由正阳(今安徽颍上正阳镇)取安丰军(今安徽寿县)、庐州(治今安徽合肥市)、和州(今安徽和县),经安庆府(治今安徽潜山)渡江东下,与伯颜在润州镇江会师。定分三路进军临安(今浙江杭州),与董文炳率领东路兵,使得江阴、华亭(今上海松江)、上海、澉浦等地降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宋恭帝降元,相威移兵瓜洲,与阿术合兵攻扬州,击败姜才。授征西都元帅,领汪总率兵防御海都。至元十四年(1277年),召任江南行诸道台御史大夫,并行省、削冗官,陈奏便民十五事,被元世祖采纳。范文虎等攻打日本,败还。世祖想要再次兴师,相威遣使上书谏阻。至元二十年(1283年)入觐,将《资治通鉴》译成蒙古语。次年升为江淮行省左丞相,赴任途中在蠡州去世。

人物简介

相威,元朝国王速浑察之子,性格弘毅重厚,不饮酒,寡言笑。元世祖经常与他商议国家的大事。中年44岁时去世,生有一个儿子。

史籍记载

相威,国王速浑察之子也。性弘毅重厚,不饮酒,寡言笑。喜延士大夫,听读经史,谕古今治乱,至直臣尽忠、良将制胜,必为之击节称善。以故临大事,决大议,言必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