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

中国现代诗人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除笔名艾青外,曾用笔名[é]加、克阿、林壁等[1][6]。艾青是中国著名文学家、诗人,在新诗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他的出现意味着中国新诗进入一个新的阶段。[6]
艾青出生于1910年金华市金东区[fàn]田蒋村,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1928年,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翌年到巴黎学画。1932年初回国,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一我的保姆》 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艾青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7]抗战爆发后,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等。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艾青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峰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等9部诗集。1944年获模范工作者奖章,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被划为右派,在黑龙江农垦农场劳动,1959年转到新疆石河子垦区。1979年得到平反。平反后,艾青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出访了欧、美和亚洲的不少国家。[8]1996年5月5日病逝于北京[1][5][3]
艾青是中国新诗的开拓者,在中国新诗的几次的转型中都起着关键作用,引领、推动和顺应着中国新诗的发展,他对诗歌创作和研究,影响着中国一批又一批的诗人、文人、文学研究者。如:30年代的七月派,40年代的九叶派,80年代的朦胧诗派以及新生代诗歌,都从艾青的创作中汲取过养分[9][10][11],同时,艾青诗歌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20世纪80年代欧洲就出现了“艾青热”,这也是继“鲁迅热”“巴金热”后,在法国出现的第一个中国诗人热[9][12]。此外,艾青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等职[13],出访了欧、美和亚洲的不少国家。他的诗作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并荣获过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章、葡萄牙自由勋章等国际文学奖。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聂鲁达称为“中国诗坛泰斗”[14]。后人为纪念中国现实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艾青,建设了艾青文化公园、艾青诗歌馆、艾青纪念馆等艾青纪念所,创办了艾青的诞辰百年、艾青诗歌节艾青诗歌奖等纪念活动,进一步弘扬艾青的诗歌理想[15][16][17][18][19]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