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吁宋-抖音百科
译吁宋是秦代壮族先民西瓯部族联盟酋长,为秦瓯战争时期带领西瓯人抗击秦军的部族联盟领袖。 史书记载
《淮南子·人间训》载:秦始皇派遣“尉屠雎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三年不解甲驰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雎[jū],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适戍以备之。”从这一记述可知“译吁宋”和被推举的那位“桀骏”的职位是有区别的,一个是“君”,一个是“将”,译吁宋是否系国王,那就首先看西瓯是不是一个国家的名称。按一个国家应有城郭利邑里的设置,但西瓯人居住在“溪谷之向,篁竹之中”。这样,“西瓯”肯定不是一个国家的名称,“译吁宋”也就不可能是一国的国王。再就“君”的称谓来说,淮南王刘安上武帝书提到“西瓯君译吁宋”,刘安本身是淮南王,封国接百越,对百越的情况最为了解,如果“西瓯”是一个国家,他一定写“西瓯王译吁宋”,不会写“西瓯君译吁宋”,那位被推举出的“桀骏”是继译吁宋指挥作战的人,他的职位是“将”。“将”的意义是将军,带兵指挥作战的人。从名义上看,“桀骏"的职位比译吁宋低,。他是否为译吁宋的后代,《淮南子》没有记述。但从“相置”这一字义来研究,是由多数人推举的意思,而不是由谁任命,从这里也知道译吁宋不是国王。如果他是国王,死了之后,一定由他的儿子继位,所有的将军也就由国王来任命。译吁宋是否也经过民主推选,《淮南子》没有记述,但从他不是一个国王来看,我们可以推断译吁宋是经过部族联盟议事会民主推选的联盟酋长,统一指挥与秦军作战。他死后继起指挥军队战斗的那位“桀骏”,是西瓯部族联盟军事首领。(参考黄现璠著《壮族通史》) 秦瓯战争
在大秦帝国军消灭了东方六国后,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把统一的目光放到了南边的百越之地,发动了对百越的战争,百越之地一般通称岭南,就是现在的广西和广东。在秦与百越的战争中,总共发生了三次,第一次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令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南下攻击百越;第二次是公元前214年秦军在任嚣和赵佗的率领下攻击百越之战,该战占领百越之地,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第三次是公元前210年,秦将赵佗攻瓯骆之战,历史学家一般称这次是第二战争的延续。总之这三次战争统称为“秦始皇三征岭南”,属侵略战争。这三次发生的秦军和两广土著军的战争,以第一次最为惨烈。第一次秦与百越的战争,历史上称为“秦瓯战争”,史书上记载不多,只有《淮南子》等少数书籍中有少量相关记载。从这不多的史 料上也可以看出,这同样是一场非常残酷的战争。历史上之所以“秦瓯战争”,主要是百越土著部队的最初首领是广西壮族先民西瓯部落联盟首领译吁宋,参战主力为西瓯军,还包括少量当地其他百越地区的土著人,但是总指挥是西瓯部落联盟首领译吁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