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成立于2002年底,是在原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农业发展学院等院系(部)基础上组建而成。[1]学院下设发展管理系、社会学系、法律系、媒体传播系和外语系,共有教职工共191人,招收农村区域发展、社会学、法学、传播学和英语5个本科专业。学院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农村发展管理与干预、农村社会问题与社会管理、贫困与减贫、农业社会学、乡村传播等,与国外多所著名大学保持密切合作与交流关系。学院同时负责《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管理与建设工作。 学院简介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成立于2002年底,是在原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农村发展学院等院系(部)基础上组建的。人文与发展学院已形成了合正规教育、培训和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体系,有着广泛的国际交流、长期的对外合作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潜力无限。学院现招收农村发展、社会学、区域经济学、经济法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区域发展管理、国际商务英语、传播学等方向和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学院还设有中国农业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农业推广专业硕士项目。学院的主要学术研究领域包括:农村发展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社会学理论与运用,社会发展理论,农村社会保障,环境经济与农村资源管理,可持续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村法制与政策,农村技术发展、推广与传播,全球化与农村发展战略与政策,农史与农业科学技术史、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等。教学与研究涉及到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农学、管理学七个一级学科门类,囊括了对中国未来发展尤其是农村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几乎所有的前沿学科。 学院附设有国际农村发展中心、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农民问题研究中心、推广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农业与农村法制研究中心、农业遗产与农业文明研究中心、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现代农业教育技术中心、中国当代政治思想研究中心等研究咨询机构。学院同时承办《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原农村发展学院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多年的工作中得到了教育部、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与帮助;与联合国系统、世界银行、欧盟、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和多边机构,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过的发展援助机构和福特基金会等国际资助机构进行了成功的合作;与国内外的著名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同时承担中国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职能。中国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职能包括MPA教育、研究、培训与咨询。其在扶贫领域、留守人口领域以及新农村建设等领域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已经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公共管理学院下设扶贫研究中心、发展干预研究中心、留守人口研究中心、发展工作方法研究中心、灾害研究中心、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和社会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等。培训课程包括扶贫管理、参与式发展规划、参与式项目管理及社会性别与发展等内容。公共管理学院还为从事农村工作的政府部门及非政府部门提供规划管理、项目管理、扶贫管理、社会工作、土地与自然资源管理、社会性别与发展等领域的技术支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