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

宋代词牌名
雨霖铃,词牌名,又名“雨淋铃”“雨淋铃慢”,原为唐教坊曲名,[3]节选自《乐章集》;[4]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为正体,双调一百零三字,上片五仄韵,下片五仄韵,有变体若干。相关典范有黄裳《雨霖铃·天南游客》、晁端礼《雨霖铃·槐阴添绿》等。[3]
据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记载,“《雨霖铃》者,因唐明皇驾回至骆谷,闻雨淋銮铃,因令张野狐撰为曲名。”据此可知,此曲是唐玄宗安史之乱后奔蜀途中所作,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出逃,在马嵬坡杨玉环赐死,后在霖雨连绵之夜,玄宗车行于蜀中栈道上,马铃和着潇潇雨声,更添寥落凄凉。玄宗作此曲以寄思念之情、死别之恨。宋人借旧曲之名,另倚新声,宋人用此调亦多写离情。[5]

词牌起源

《雨霖铃》一词的作者是柳永。柳永,原名三变,后改名柳永。 他大约在公元 1017 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 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但 却屡试不第,便发牢骚写道:“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自此, 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 “依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而在他好不容易通过考试、 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又 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他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 去写他的歌词,并且自嘲道:“我是奉旨填词。”之后他流落于汴 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 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 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 年)54 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最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而词人在填这首词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 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和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更觉得痛 苦万状。所以,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再者,《雨霖铃》词调,本 来是唐玄宗时教坊大曲名,一作“雨淋铃”,来源于唐明皇李隆基 与其爱妃杨玉环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唐明皇在南下逃亡的途 中,迫于当时的形势,不得已在马嵬坡缢死杨玉环。后唐玄宗入蜀,到了斜谷的时候,霖雨连日,他经过秦岭栈道,耳闻铃声,勾 起了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寄托哀思。曲调自身就具 有哀伤的成分。[6]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