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普

三国时期东吴名将
程普(?—公元215),汉末三国时期东吴名将。[2][1]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今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3])人。容貌端正,有计略,善于辩论,乐于助人。他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是江表十二虎臣[a]之一。[2]
汉末,程普迁居河南洛阳,任职州郡吏。后与吴郡司马孙坚以义相结。随孙坚出兵镇压黄巾军,又击破董卓军。孙坚死后,辅佐孙策经营江南,官拜吴郡都尉,荡寇中郎将,领零陵太守。孙策死后,与张昭等人共同扶持孙权。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周瑜的指挥下,大破曹军赤壁,拜裨将军,领江夏太守。周瑜死后代任南郡太守,后迁升荡寇将军。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在军营中病逝,葬于桂林冈。[1]
程普是东吴开国重臣、三代元老,在军政两界举足轻重,朝野内外因其德高望众而尊称其为“程公”。他曾以年长功高自居,瞧不起周瑜,周瑜不予计较。程普备受感动,心悦诚服,与周瑜建立了深厚友谊。[5]黄龙元年,孙权称帝,追论程普功勋,封其子为亭侯。[2]

人物生平

程普(?—公元215),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今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3])人。颇有容貌风姿、计谋策略,善于应答论对。汉末大乱,程普迁居河南洛阳,任职州郡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