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谱仪(spectrograph)是一种对光谱进行摄谱记录的发射光谱仪器。由入射狭缝、准直物镜、色散元件、摄谱物镜和感光元件等组成。仪器按色散率的大小分大、中、小型摄谱仪;按色散系统分棱镜摄谱仪和光栅摄谱仪。[6]摄谱仪的作用是把来自光源的复合光分解为光谱,并用感光板记录下来。[7] 1876年,Henry Draper(H.德雷珀)发明了摄谱仪并用其分析了织女星的谱线。[8]1936年,苏联制成第一台用于紫外和可见光谱区域的摄谱仪。1945年,生产了有成套附件的ИСП-22型摄谱仪。[9]1958年,中国第一台中型石英摄谱仪问世。[10]1960年苏联生产了第一台象质优良的具有交错色散的СТЭ-1型摄谱仪。[9]1990年发射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携带了紫外和可见光波段的摄谱仪,在大气层外观测星体。其后韦伯太空望远镜设计安装近红外和中波红外摄谱仪。早期摄谱仪普遍采用感光胶片或干板记录谱线,现已被半导体探测器取代,其结果能快速通过网络共享。覆盖范围已从可见光拓展至X光、紫外和红外区域。[8] 摄谱仪具有灵敏度高、适应性广、分析速度快、使用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工作中。在地质找矿的矿样分析工作、钢铁工业的炉料、钢材成分测定和监控等大规模工业技术中,摄谱仪几乎成为标准的、必不可少的工具[11],此外摄谱仪在材料分析、环境监测、天文研究、气象学和物理学等众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例如将摄谱仪应用于半导体工艺中各种高纯材料的分析,利用无狭缝光栅摄谱仪研究闪电光谱等。[1][2][3][4][5] 定义
对光谱进行摄谱记录的发射光谱仪器。由入射狭缝、准直物镜、色散元件、摄谱物镜和感光元件等组成。仪器按色散率的大小分大、中、小型摄谱仪;按色散系统分棱镜摄谱仪和光栅摄谱仪。摄谱仪是用原子发射光谱法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重要仪器。[6]另外,摄谱仪具有灵敏度高、适应性广、分析速度快、使用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工作中。[11]